Friday, 28 August 2009

另一方法決定買入匯豐的最好時機


王雅媛 - 港股投資博客
http://www.881903.com/blog/front/blogdetail.aspx?postid=303&blogid=41

我相信一百個叫買匯豐(0005)的人,可能有九十九個都不太清楚其基本因素。而剩下來的那一個人亦只可能比那九十九個知多一點點,說得出匯豐的各大財務比率而已。他們買匯豐,如朝拜宗教一樣,信心行先。其實自金融海嘯以來,匯豐已經走錯了一大步,便是遲遲不願集資。試想想,如果匯豐80元的時候,便出來叫供股集資。那時候,便不用去到供股價要大幅度折讓,及12供5這樣嚴苛了。公司管理層解釋為什麼不早一點供股,因為當時他們還沒有看清楚形勢。金融海嘯是一樣無常的東西,匯豐管理層嘗試從無常中尋找有序,難怪要那麼久才決定得了供股這事宜。

如果你問我究竟從基本分析上,匯豐是值多少錢,及應該什麼時候買入?老實說Victoria答不得你。我只可以‘好行’地說匯豐那麼多年建立的網絡及品牌是不容易取締的,因此信心行先的投資者不是沒有他們的道理。如果你還不是匯豐的股東,而又有興趣買入它長揸,但又決定不了什麼時候是最好的買入時機。那麼我們不如改一改方法,不用基本分析,而改用市場面的分析去決定它最好的買入時機吧。

匯豐沽壓最沈重的時候

昨天看新聞,全球有廿十萬名匯豐股東,香港這個彈丸之地便有多於六萬個。香港人一向有一個觀念,便是認為持有匯豐便等於持有現金般安全。匯豐股價跌了不用沽,而它比現金更好的地方,便是現金不會升,但匯豐卻會升。匯豐佔了香港人身家某一個百分比,現在股價大縮水,再加上經濟不好,匯豐以差不多二供一的方法向股東們拿錢,其實不少人是不想供的。因此,當其供股權証上市的頭幾天,不少持有的投資者將會選擇沽出套現。這樣便會使到供股權証價格有機會出現不理性的下跌,如果供股權証價格跟匯豐正股價格開始出現一個不合理的差價。比如說,除淨後匯豐市價做33元,而供股價28元的供股權証價格卻跌至只有2元。屆時,持有匯豐的投資者一定會想到不如沽出手上的匯豐,換入供股權証,以成本30元買回匯豐,去賺取那3元的差價。屆時,匯豐便是沽壓最沈重的時候。而從市場面去看,那時便是買入匯豐的最好機會。大家不妨參考一下這個決策方法。

p.s. 2009/3/10 明明我文章的標題是"另一方法決定買入匯豐的最好時機", 但是報章卻把它改成"買入匯豐的最好時機"....意思完全不同了... :(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