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ccumulator
今日財經熱話,一定是有76歲隱形女富豪入稟,
控告瑞銀誤導其買入巨額accumulator,
最後慘蝕2億,身家由2.6億元,縮水至163萬,幾乎渣都無。
自從去年10月,爆出中信泰富(00267.HK)因投資澳元accumulator,而虧損155億,
此項衍生工具的別名「I kill you later」就不逕而走。究竟accumulator如何令
投資者「轟烈陣亡」?
Accumulator的運作原理
Accumulator即是累計期權,一般與某股票掛鈎,亦有外滙累計期權。顧客簽訂
期權合約後,就需每日以固定的折讓價,買入特定數量的股票,為期通常12或18
個月;當股價升至某一價位,合約便會自動終止,此價稱之為終止價
(Knock Out Price)。
不過,當股價跌至折讓價以下時,就仍需要以折讓價接貨,直至合約屆滿為止。
換而言之,投資者的利潤早已封頂,但遇上股價一直向下,就要不停用貴價接
貨,虧損深不見底。
輸身家的遊戲
以一份匯豐(00005.HK)累計期權為例,假設你於08年3月初簽訂,當時股價為
$122港元(下同),合約列明需要於12個月內(若250個交易天),每日以折讓價
$105,買入400股匯控,終止價則訂為$138。
08年5月初,匯控一度觸及$136.8的高位,但仍未被knock out。然後股價於
10月尾跌穿$105,你則繼續按合約以$105高價接貨。其後,匯控股價一蹶不
振,直至合約到期時,更跌至$37。
粗略估算,當合約到期,你合共已買入100,000股只值$37的匯控,帳面虧損
高達680萬!
即使市況暢旺,你這張accumulator也最多只能為你帶來330萬的利潤,相反
若匯豐股價不幸於合約到期時跌穿$37,你輸的隨時不止680萬!
身家愈豐厚 輸得更慘烈
其實accumulator的特性,就是當股市不停上升時,你不斷被終止合約,利潤
相對有限。若你不想被knock out,就要簽一張更高價的Accumulator,也就
是你每日以「高價」(所謂的折讓價)去買股,但是,當市況逆轉,股價跌穿
折讓價,你只能繼續以「高價」接貨。如果你財力不足,迫於無奈地將每日
接到的貨即日沽出,這便可減少你的損失,相反若你財雄勢大,堅持持有到
合約完結時,你輸的反而更多。
Accumulator這個「贏粒糖,輸間廠」的運作原理,正是中信泰富炒外匯
Accumulator及隱形女富豪買入巨額Accumulator,而令自己身家暴跌的原因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